影響灌膠機的灌膠效果主要有針頭大小,灌膠量的大小,針頭與工作面之間的距離,灌膠壓力,膠水的粘度,固化溫度曲線,膠水溫度,膠水中的氣泡,以及需要特殊設定的流體等等。所以和利時小編認為提升效果也應該從這些地方入手。

一:對于不同膠水的針頭選擇 瞬間膠:對水性瞬間膠使用安全式活塞及內襯金屬針頭;對濃稠性瞬間膠,則需要使用錐形斜式針頭,若需撓性則搭配PP針頭;
UV膠:使用琥珀色針筒,白色活塞及斜式針頭。
光固化膠:使用黑色不透明針筒,避免感光;
厭氧膠:使用10CC針筒及白色PE通用活塞;
密封膠及膏狀流體:若使用白色活塞反彈嚴重時,請改用安全式活式,使用斜式針頭;
二:灌膠量的大小一般認為直徑為產品間距的一半,這樣既保證有充足的膠水來粘結組件又避免浪費膠水。時間長短決定著灌膠量的多少,因此要根據溫度和膠水的特性確定灌膠時間。
其次灌膠壓力方面,通常壓力太大易造成膠水溢出、膠量過多;壓力太小則會出現灌膠斷續現象和漏點,從而導致產品缺陷,所以需要根據環境溫度和膠水粘度等因素進行調節。
三:除了灌膠機自身的因素,膠水的粘度也會直接影響灌膠的質量。 粘度大,則膠點會變小,甚至拉絲;粘度小,膠點會變大,進而可能滲染產品,而膠水溫度應為23℃~25℃;環境溫度對膠水的粘度影響,溫度降低粘度增大,出膠流量相應變小,也容易出現拉絲現象。膠水固化溫度曲線一般生產廠家會給出,在實際應該盡可能采用較高溫度來固化,使膠水固化后有足夠強度。
四:灌膠機針頭通常要選取針頭內徑大小為灌膠膠點直徑的1/2左右的針頭,在灌膠過程中,要依據產的品大小來選取灌膠針頭。
五:針頭與工作面之間的距離,需要把握好灌膠距離,就要知道不同的灌膠機要采用不同的針頭,每種針頭都有特定的止動度,因此,每次工作之前,就要校準針頭與工作面的距離,即Z軸高度校準。
和利時小編最后提醒大家,膠水一定不能有氣泡。一個小小氣泡就會造成許多產品沒有膠水;每次中途更換膠管時應排空連接處的空氣,防止出現灌膠機空打現象。